一文教你分辨!
针对湿气重、痰多的患者,我们应该用参苓白术散,还是二陈汤?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得先明白痰湿的概念。
什么是痰湿?
痰湿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是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具有粘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又成为新的治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
这里的“痰”并不是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湿”则分为外湿和内湿,前者指空气、环境的潮湿,比如淋雨、住所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后者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中的水分过多,而使体内津液聚停形成内湿。
另外,痰湿体质的患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说完痰湿的概念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参苓白术散和二陈汤两种古方的调理方向。
参苓白术散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用于脾虚湿盛证,多见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面色萎*、舌淡、苔白腻等。
成份: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那么它主要适用于哪些人呢?
1、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
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泻、饮食不消、脘腹胀闷不舒、纳食减少,或咳嗽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萎*、肢倦乏力,甚则浮肿、舌淡、苔白腻,脉濡而弱。
、脾胃气虚,升降失司所致的厌食
临床表现为厌食或拒食、纳呆腹胀、面色萎*、乏力、自汗、精神稍差、肌肉不实或形体羸瘦、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腻、脉无力。
3、脾肺气虚,运化失常,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
临床表现为肢体浮肿、面色萎*或面白虚浮、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弱。
4、脾肺气虚,夹湿生痰所致的咳嗽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痰白量多、咳声重浊、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二陈汤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成份: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
那么它主要适用于哪些人呢?
1、化痰润肺,降逆止呕
“二陈汤”中的主药陈皮具有宽胸理气、化痰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呕吐等症状;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常用于痰湿不化或因寒痰过盛而引起的呕吐等症。
、慢性支气管炎
方中半夏有镇咳作用,陈皮含有的挥发油具有祛痰作用,甘草能促进咽喉及支气管分泌,使痰液容易咯出。三药并用,共奏燥湿化痰、镇咳降逆之效,因此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3、清理肠胃,治疗胃溃疡
方中茯苓能保护胃黏膜,对溃疡病有预防作用;甘草和陈皮中的橙皮苷,对胃溃疡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参苓白术散和二陈汤都是化痰名方,但由于其成分不同,所调理的病症也有所不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而二陈汤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另外,痰湿体质患者忌胀气不消化食物,比如干豆类、洋葱、土豆、薯类等高淀粉类食物,同时也应当控制甜食的摄入,以免影响胃的运化而加重症状。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有件重要的事和你说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