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文化篇中草药白芷
TUhjnbcbe - 2022/5/9 13:26:00
海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Angelicadahurica

白芷

薛芷、芳香

别名

味辛,性温

性味

归肺,脾,胃经

归经

Function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

主治

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用药需谨慎,请遵循医嘱!

药材性状

1、白芷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mm.顶端有凹陷的茎基痕,具环状纹理。表面灰棕色或*棕色,有多数纵皱纹和支根痕,可见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习称为“疙瘩丁”。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环圆形,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3.气香浓烈,味辛、微苦。2、杭白芷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呈四纵行排列,使全根呈类圆锥形而具四纵棱,横断面形成层环略呈方形,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2。

化学成分

1、脂溶性与水溶性成分主要为香豆素类,含量为0.%~1.%,其中主要有氧化前胡0.06%~0.43%,欧前胡素0.1%~0.83%,异欧前胡0.05%~0.15%。其他香豆素类成分有白当归素,白当归脑,脱水比克白芷素,佛手柑内酯、伞形花内酯等。此外,卢嘉等在杭白芷药材中首次分得佛手酚、广金钱草碱。白芷中分得的水溶性成分有棕榈酸、豆甾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等。2、挥发成分通过对不同商品白芷的挥发油研究,鉴定出69种化学成分,主要有3-亚甲基-6(1-甲乙基)-环巳烯、十八碳醇等。将白芷挥发油按适当比例溶于乙酸乙酯,用气质联用从中鉴定了82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环十二烷、土青土香烯酮(2)、11,14-二十碳二烯酸甲脂、十四醇乙酸脂等。3、微量元素对日本白芷用原子发射光谱测定了K、Na、Ca、米g、Fe、米n、Zn、Cu等元素的含量。测定白芷中Ca、Cu、Fe、Zn、米n、Ni、Co、Cr、mo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Fe、Ca、P的含量较高,其对人体有害的Pb、Cd含量极低,不会中毒,副作用也较小。

药理作用

1、美容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神农本草经》指出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慈禧太后的驻颜宫廷秘方“玉容散”,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称之可去面部黑斑。现代医学证明白芷对痤疮、黑头、粉刺都有一定的疗效,在美白祛斑,改善微循环,延缓皮肤衰老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效。

2、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lg相当生药lg)4g/kg,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0.01)。

3、解热镇痛作用:用蛋白胨皮下注射于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热动物模型,1g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g/kg,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8g/kg,对腹腔注射1%醋酸(0.l/kg)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作用与氨基比林8mg/kg类似,P0.。小白鼠热板法试验,给药前痛阈在30分钟以内者,灌胃给于白芷或杭白芷8g/kg,给药后60分钟,白芷及抗白芷对痛阈值明显提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和0.01。

4、解痉作用: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大鼠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其ED50为0.09mg/kg。

5、对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对猫有降血压的作用,50mg/kg降低动脉压50%,作用维持时间为1.5小时。异欧前胡素与N-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可使猫动脉压降低的时间延长5-10倍。还能降低离体蛙心的收缩力。

6、抗菌作用: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体外试验对11种菌株有抗菌作用;欧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MIC为mcg/ml。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7、光敏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为最强,香柑内酯次之,异欧前胡素乙较弱。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异欧前胡素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临床用红斑量测定证明有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8、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和自当归素具有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异欧前胡素的ED50μg/ml。

9、抗辐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于X线照射前5分钟腹腔注射,对小鼠皮肤损害有防护作用。

10、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毒理作用

白芷中所含的白芷毒素,可兴奋呼吸中枢,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迷走中枢及脊髓,出现血压上升,呼吸增强加深,心跳脉搏变缓、反射亢进。并可引起呕吐流涎。过量使用使神经过度兴奋而麻痹,出现惊厥、烦躁、强直性间歇性全身痉挛,继以全身麻痹、呼吸麻痹而死亡。

相关论述

1、《纲目》:“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性温气厚,行足阳明;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治鼻渊、齿痛、小便出血,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鼻衄、刀箭金疮。”2、《本草求真》:“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火要剂也。”3、《本草正义》:“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本经》所谓长肌肤而润泽颜色者,以温养为义,初非谓通治外疡,可以生肌长肉;乃《大明本草》竟以治乳痈、发背、瘰疬、痔瘘、疮痍、疥癣,谓为破宿血,生新血,排脓止痛云云。洁古亦谓治头面皮肤风痹燥痒。濒湖且谓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湿热者温以除之,故排脓生肌止痛。颐谓辛温上升之品,可治寒湿,必不可治湿热,而溃疡为病,湿热者十之九而有余,寒湿者十之一而不及,胡可以统治痈疡,抱薪救火。”clinicalpractice临床应用

使用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

相关配伍

1、与防风、羌活等同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2、与薄荷、菊花、蔓荆子同用,用于外感风热。3、与石膏、*连同用,用于牙痛。4、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渊头痛。5、与蒲公英、瓜蒌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乳用不起;与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可用于痈肿疮毒之脓出不畅。6、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湿带下;与车前子、*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热带下。

采收加工

1、春播白芷当年收获,随各地无霜期长短不同,收获期分别在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进行。秋播白芷第二年7-8月叶片枯萎时采收。采收过早,加工出的成品粉性不足,质量下降;过晚则会因地上茎枯萎已久,新芽生长而影响根的质量。每亩鲜货-kg,产量高者可达kg。2、加工时剪去残茎基,除去须根,按大、中、小分别暴晒,日晒夜收,昼摊夜堆,反复晒至全干即为成品药材。3、白芷含淀粉量较高,很不易干燥。收获后或加工过程中如遇阴雨天气,鲜根或晒软的根都可用硫磺熏蒸,防止霉烂。熏时将白芷置密闭的室或箱的架子上,点燃架下盛器中的硫磺。每kg白芷用硫磺g。熏1-3天后再晒干或烘干。4、烘干用炕,温度以60℃左右为宜。无论晒干或烘干,干燥过程均要连续进行,中间不可中断,否则尽管最后完全干燥,但其根心部会变黑而质量下降。每3-4kg鲜根可加工出lkg干药材。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哂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Botanicalinformation植物学信息

植物属种

白芷(伞形目伞形科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生理特性

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足的环境。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在黏土、土壤过沙、浅薄中种植则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盐碱地栽培,不宜重茬。白芷抽蓄后,根部变空心腐烂,不能作药用。冬季若土壤干旱而遇冻,幼苗容易冻死,但若土壤湿润,则幼苗可忍受-6~-8℃低温。在过于寒冷的高山地或荫蔽的地方,生长不良。

产地

主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

形态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篇中草药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