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考研初试成绩分学长考研经验
TUhjnbcbe - 2021/9/2 20:46:00
初试成绩82学长考研经验分享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年的中医考生,初试成绩82,其中英语77,*治6,中医综合,如愿上岸上海中医药大学。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路上的心得体会,所言皆为主观感受,仅供参考。在这里主要介绍专业课的复习。俗话说,得中综者得天下!下面就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人文,一门一门的分开来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基是7门学科中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容易失分的学科。这一点同学们在前期复习中可能感受不到,由于大家在这个阶段对中药、方剂的理解基本都是一张白纸,唯独对中基还稍有了解,但实际上越到后面大家就越会发现,要想做对中基的题,需要对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因此对于这门学科的复习,我认为在前期大家要做的是多翻书,看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要尽量把每个细节性的地方印在自己的大脑里。例如,肺可以把脏腑代谢的浊液下输至肾,如果不细看书的话,很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肺通调水道的作用,但实际上这是肺气的肃降作用。中医基础理论很难,但难就更要多看,把每个知识点学透,然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全面地去理解,再把自己的理解应用到做题中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医诊断学中诊的特点就是细碎。各个细小知识点之间独立性较强,很多在本科学习阶段看起来不是重点的内容,比如望牙齿、望呕吐物等知识,考研也会进行考查。对于中诊的复习,我的建议是多看、多背。看,跟中基一样,也是要理解着看。背,除了像舌脉这样的知识点是一定需要背的外,前面讲的望牙齿等不常见的知识点也是背诵的重点。舌脉是每年必考知识点,既然是必考,大家都会去背;脏腑辩证虽然难,但只要中基藏象学得好,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做题也不是那么容易失分,而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就是一些细碎的知识点,如果你能在这方面比别人重视,你就能比别人拿更高的分。中药学拿到一本中药参考书,首先要做的不是背,而是补全功效。很多药物的功效是藏在主治里的,例如,苏叶的主治里有鱼蟹中毒,但是它的功效里并没有解鱼蟹毒,这时你就可以补上。用中药快快记的同学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药物是大纲里没有要求的,需要你对着大纲删除一些药物,以免做无用功。中药背记主要是要记住中药的功效,把中药的功效背熟以后再去考虑记一些特殊主治、特殊用量等。一定要注意反复背记,我个人的习惯是把7个药分为一组,每天背7个新药,同时每天再把过去7天中每天的7个药都背一遍,如此反复,想要记牢并不是很难。这样记忆的结果是,可能你的中药只背到一半的时候,别人已经背完一遍了,但是不要慌,请放心,他一定没你记得牢。中药就是需要反复背记,切勿急功近利。药物的用量和性味只会涉及一小部分药物,可以留在以后集中记忆。中药是最需要背的一门课,同时也是最简单的一门课,出题方式朴实无华,主要是考查你功效背得怎么样,是最有可能拿到满分的一门学科。方剂学方剂最需要背的是功效、主治和组成。组成主要靠背方歌,但是背方歌之前要照着方歌核对一遍药物,如果只是闷头背方歌,很可能会自己坑了自己。比如,参苓白术扁豆陈,这句方歌可能人人都会背,但我们学的《局方》里面的参苓白术散是没有陈皮的,“陈”只是为了押韵。功效、主治照着背就行,没有需要太多留意的地方。至于配伍,并不是每个方子的配伍意义都要去记住,但是特殊的如培土生金这样的就需要多加注意,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加以总结。中药和方剂的背诵,是要贯穿考研全程的,一定不要松懈。中医内科学中内的学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记证治方,不用背药,即每个病有什么证型,每个证型的代表方是什么,治法是什么。证型和代表方可以用歌诀去记,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有歌诀,我的建议是自己编,编得要让自己读起来起鸡皮疙瘩,越是这样越是好记。治法一般不用刻意去记,根据证型去推就行,例如,风寒头痛,治法自然就是疏风散寒止痛,题目都是选择题,做题时看选项就行。药物组成不用去记,这个是一定不会考的。最后,就是把自己背记的内容用到做题中去,辩证是中内的难点,只要辩证能辩正确,选治法代表方就不难,这里面有很多技巧,例如,从脉象辩虚实,喘证日久辩为肺胀,这都是一些细节性的东西,需要同学们慢慢去摸索。针灸学针灸相对较简单,但穴位的定位最重要。记忆的时候,建议在自己身上找找穴位,这样对记忆的帮助非常大。穴位的主治不需要全部背,一些有特殊作用的如足三里这样的穴位可以反复多看看,大多数穴位的作用可以通过其所属经脉去推测。各种特定穴歌诀一定要背熟,这部分内容对做题帮助很大。针灸各论内容较多,但考查较少,要逐一牢记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建议大家翻翻看看,记记主选的经脉,当学有余力时再细致学习,以免得不偿失。医学人文精神这门学科比较简单,一般靠常识就能做对,一些特殊的比如医疗事故的分级,这种可以去记一记,技巧性不强。上面介绍的所有这些学科一定一定要注意,背记要反复,切勿急于求成,要在自己能记住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背书是很枯燥的,正是因为枯燥,才一定需要坚持。英语英语很多老师会告诉同学们,英语做题有技巧,不用背单词,这是对的。但同学们不要理解错了,老师说的不用背单词,是建立在你有基本词汇量的基础上的,而很多同学的词汇量根本达不到最低标准,所以还是给自己订个计划,每天还是多背些单词吧,只有能读懂题,才能使用技巧。*治我*治是才考了6分,这是比较低的分数了,对这门课我也没什么特别能说的,唯一能给大家的建议是六月底买本参考书,跟着网课走吧,只要你不抛弃*治,*治就不会抛弃你。复试复试没有初试重要,但绝不意味着不重要,特别是想要报考北上广的同学,北中医,上中医,广中医的复试难度和其他学校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初试结束休息一个星期就开始着手准备复试吧。假如你报的是中医内科学,就找一下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上面一般会介绍复试科目,一般都是中医内科学,有些院校会指定教材,例如北中医内科的复试教材就是绝大多数同学没见过的版本,所以一定要去看看院校的复试要求。复试要把整本内科书背下来,包括病机病位预后转归,边边角角老师都可能会问,外科妇科儿科也是同法。复试没有标准的内容,谁准备的多谁就有优势。复试准备时间大概有三个月,大多数同学初试结束都想好好放松,可能考前两周才真正重视复试。行百里者半九十,你能一直坚持到复试,你就比别人更进一步。报考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报考是在十月份,正是同学们最焦虑的时候,很多同学会觉得报考耽误学习,随便报就行。但其实如果报的好,你的60+可能比别人的80+更好用,况且一旦你一志愿失败,进入调剂,那就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希望到报考的时候大家能多方搜集信息,谨慎报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考研提高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努力学习所带来的好处能渗透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越是努力学习,越是能结识一些优秀的朋友,越是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衷心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战成硕。

我们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考研初试成绩分学长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