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系列
山药
长寿因子誉山药,脾肾双补起沉疴。
药食配伍风味奇,烹饪巧妙寿天多。
药名演变薯预又作薯蓣,是山药之古名,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就有人种植。《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山海经》称作“诸与”,后称“薯蓣”、“山芋”,隋唐时《吴普本草》称“玉延”、“修脆”、“佛掌薯”。据资料介绍,唐代时,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而改为“薯药”,宋代时,为避宋英宗赵曙之讳又改为“山药”,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故事《湘中记》载:东晋永和初年,有一个采药人来到衡山,迷路粮尽,坐在悬崖下休息。忽看到有一老翁,面色年轻,正对着石壁看书。采药人以饥饿告之,老翁给他食物吃(食物即为薯蓣),并指点他出山之路。采药人走了六天才回到家,而仍不知饥,由此方知薯蓣功效神奇。宋陆游诗曰: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造血补血、美容养颜
相关论述1、李杲: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药,以其凉而能补也。亦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
2、《医经溯洄集》: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
3、《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4、《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关于山药小米山药粥
做法:准备好所有食材,山药戴一次性手套去皮洗净切断,小米浸泡十分钟洗净,枸杞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水、加入山药,小火放电陶瓷上煮22分钟,加入红糖,加枸杞再煮两分钟出锅,小米清香扑鼻,山药软糯可口,口感超赞。小贴士1.小米山药粥有治疗消化不良的功效,平时吃山药能强健体魄。2.切山药之前把手在稀释的醋中浸泡一下,切山药时就不会手痒了。3.淘小米时不要用手搓,忌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相关配伍(1)治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
(2)治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
(3)治痰气喘急: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下。
(4)治肿毒:山药、蓖麻子,糯米为一处,水浸研为泥,敷肿处。
注意事项有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芝为之使,恶甘逆。
②《汤液本草》:二门冬为之使。
审核编辑:李广远责任编辑:霍黎昕张彦峰
图文排版:曹沥文金栋杰买志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