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告诉我,她最近在喝“三白汤”,据说喝了能美白。我问了下组成,有白术(zhú)、白芍和白茯苓,这三味中药。
如果非要说此方和中医名方有什么联系,那就要提到《医学入门》中的“三白汤”了。
白朮、白芍、白茯苓
疏肝健脾止腹泻
《医学入门》写于明朝万历年间,其中的“三白汤”,由白术、白芍、白茯苓三味药,再加少量甘草组方而成,主要治疗“虚烦,或泻或渴”,也就是脾虚导致的腹泻和口渴。其中,白术和茯苓入脾经,可以通过健脾改善消化道功能,白芍的价值则在于疏肝。
之所以要用白芍疏肝,在于中医五行学说有“肝木克脾土”之说,很多人腹泻,特别是心里装了着急事儿就泻肚的情况,多是“肝木克脾土”导致的结果,而止这种腹泻的关键就在于疏肝。
▲茯苓健脾
从这个角度讲,朋友用白茯苓、白术、白芍煎汤,原理上确实有一定美白作用,因为脾虚的人常常面*肌瘦、肌肤黯淡无光,一旦脾虚补足了,面色自然会比之前白净许多。
只不过,这种美白效果有点类似大家熟悉的“加味逍遥丸”,不会把黑皮、*皮美白得好像变了个人一样,所以,朋友喝的“三白汤”更多是借了“白”的虚名,其实并无神奇之处。
肤色晦暗可能是血虚或肾虚
这么做,补足虚损又美白
除了肝木克脾,还有些原因也会导致面色不够白净,常见的就是血虚和肾虚。
血虚者,面色泛*:
通常,面色不白反而泛*,可能是血虚所致。这类人头发质地毛躁、缺乏光泽,手指甲的月牙既小又少,指甲甚至是凹下去的,时常还会头晕无力、手脚冰凉、月经之后腰膝酸软、受凉之后肌肉抽筋等。
这种基础下的肤色暗*,如果用白术、白茯苓调理,效果多是不好,此时必须用补血的药物,才能改善肤色。症状轻者可以用大枣、桂圆等药食同源之物频频补之,严重者可以借助当归、何首乌等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物。
这些药物或事物的名字中没有“白”字,颜色也不是白色的,却能通过补血来荣养肤色,效力反而更胜颜色是白色且名字中也有“白”字的白术和白茯苓。
肾虚者,面色发黑:
还有一种人面色晦暗发黑,甚至脸上的斑点都是发黑的,皮肤也很干,整个人看起来干瘦、不滋润,甚至还会腰腿酸软。
这种情况如果去看中医,会辨证为肾虚。所谓“久病及肾”,甲亢、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因为这类慢性疾病会长期消耗身体,以至于累及到中医所说的“肾”,而面色发黑就是肾虚的外在表现。
这时候想要让皮肤“返白”,就要用到黑色的药物或者食物了,肾虚程度较轻的人,可以用黑芝麻、黑桑葚、黑枸杞这类食物,日常食补;程度严重的人,则需借用阿胶、熟地、六味地*丸这类药物补虚。
之所以这些食物和药物能让皮肤“返白”,是因为黑色的食物和药物多入肾经,最能补益到人体的根本。中医“肾”这个根基茁壮了,身体才会健康轻松起来,而皮肤变白,不过是诸多肾虚症状改善同时的意外收获。
END
·佟道中秋团圆季
最后3天
全场满99-5,-20,-30
热卖好物低至6.7折,优惠多多
五黑五谷芝麻糕,原价49.8元/件
活动价45元/件,买3赠1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优惠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