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白术方证谈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TUhjnbcbe - 2020/11/2 8:51:00

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是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十二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大会上,袁红霞教授作为大会特邀嘉宾进行了“从白术方证谈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报告,下面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跟随袁教授领略经方的魅力吧!

说到白术,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作为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白术频繁出现于各类疾病的治疗方剂中,多作为君药及臣药使用。但大家知道在经方中白术是如何使用的吗?白术与不同药物的配伍又可发挥怎样神奇的疗效呢?读完以下内容,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1.白术其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素有“北参南术”、“十方九术”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白术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神农本草经》视白术为上品,谓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伤寒论》入方10次,《金匮要略》入方25次。

2.白术其方

方名

主要配伍

主治病证

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

胸胁支满、目眩、短气

五苓散

茯苓桂枝猪苓泽泻

心下痞、口渴、小便不利

人参汤

干姜人参

多唾、下利、心下痞

枳术汤

枳实

心下坚、腹满

茯苓饮

茯苓*参

气满、不能食

附子汤

附子芍药

身体痛、手足寒

当归芍药散

当归芍药

腹中诸疾痛

泽泻汤

泽泻

苦冒眩

防己*芪汤

*芪防己

身重、汗出恶风、水肿

3.白术经方配伍规律

配伍药物

出现次数

常用经方

白术配甘草

14方

理中汤、桂枝人参汤、苓桂术甘汤

白术配茯苓

13方

苓桂术甘汤、五苓散、附子汤、猪苓汤、真武汤

白术配桂枝

12方

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白术配芍药

8方

附子汤、当归芍药散、真武汤

白术配附子

7方

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白术配干姜

6方

理中汤、桂枝人参汤、肾着汤

白术配人参

5方

理中汤、桂枝人参汤、薯蓣丸

白术配泽泻

4方

泽泻汤、五苓散、当归芍药散

白术配枳实

1方

枳术汤

4.药证与方证

了解了白术的属性、含有白术的经方以及白术在经方配伍规律,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白术的药证与方证。那么何为药证,何为方证呢?

首先,药证是中医安全有效用药的指征和证据,如“桂枝证”“柴胡证”。每味中药都有特异性指征和证据,不是一说补气药就人参*芪一把抓,一说活血药就桃红丹参一起上。

其次,药证与方证可以是症状,如*连栀子除烦,*连白头翁治痢,桂枝甘草定悸;可以是综合症,如桂枝汤治恶风自汗脉弱;也可以是病,如半夏泻心汤治胃痞,葛根芩连汤治下利。

第三,药证与方证可以为必效证,即按照药证用药必定有效,用药后必定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肉体上的心灵上的),这是中医追求有效的最高境界!药证与方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

(1)白术药证

症状

表现

心下坚满

心下部痞满,食少,食或饮则上腹胀满

短气

胸中憋闷感、呼吸费力

下利

大便溏薄,质粘或呈水样,松散而不臭秽

渴欲热饮,但喝水不多,喝水后胃胀更明显,胃中有水声,甚至吐水

沉重疼痛

身体困重疼痛及脘腹疼痛

眩晕

头晕眼花,如坐舟车

小便不利、浮肿

小便量较饮水量比要少,或小便排出不畅;多呈*肿貌,喝水后晨起眼睑面部浮肿

(2)白术方证

方剂

症状

经方原文

枳术汤

外台茯苓饮

痞满、

不能食

“心下坚、大如盘”

“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后......气满不能食”

苓桂术甘汤

心胸憋闷、短气、目眩、下利

“胸胁支满,目眩”

“短气有微饮”

理中丸

短气、喜唾、下利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

“下多者,还用术”

五苓散

痞、呕吐、渴、小便不利、浮肿

“渴欲得水者,加术”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附子汤

当归芍药散

沉重疼痛、浮肿疼痛

“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

“腹中诸疾痛”

5.经方之魅力

学习了以上内容,不由感慨经方的魅力!经方是配方的基础,使用经方就像棋手熟读棋谱,画家熟识画谱,钢琴家熟记乐谱一样。很多时方都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经方用药精炼,配伍精当,方证明确,应用规律明白,疗效最为可靠。掌握“方证对应”的原则,熟悉经方的组成,治病则可如桴应鼓。

编辑排版:袁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白术方证谈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