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儿“脾常不足”,故很多妈妈在小儿喂养道路上,稍不留神就导致小儿消化不良,比如小儿积食、便秘、腹泻、厌食、呕吐等病状,为何孩子那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了,如何喂养,怎么做?
小孩为何容易消化不良?
中医说“脾常不足”,我们营养学上说小儿脾胃弱(胃容量小,胃发育不完善),所以过饥过饱都可以伤害脾和胃的功能,而使小儿致病。故一定要注意合理喂养,注意饮食调摄。牢牢记住:饮食有节制,根据四季气候,生活习性,及小儿疾病的特征辩证食疗。
小孩出现腹泻、便秘、呕吐、厌食等情况时,如何食疗?下面我就直接具体的介绍几款有助于改善症状的食疗方法。
第一方面:针对消化不良——腹泻的饮食疗法
其症状:腹泻、呕吐、脱水、发热,大便多呈白色。
1.姜茶饮
原料:绿茶、干姜丝各3克。做法:取绿茶、干姜丝放在瓷杯上,以沸水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服完可再冲沸水一次,继续饮用。功能:驱寒止泻。
2.栗子糊
原料:栗子3-5枚,白糖适量。做法:栗子去壳捣烂,加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2-3次/日。功能:温中止泻。
3.马齿觅饮
原料:马齿觅或地丁草30克。做法:水煎服。主治:小儿腹泻。
4.三仙莱菔鸡金饮
原料:焦三仙15克、莱菔子、鸡内金各10克,白糖适量。做法:3味同煎,去渣留汁,加入白糖调味,1剂/日,早晚各1次。主治:积食引起的腹泻。
5.党参白术饮
原料:党参、白术、诃子、乌梅各10克,麦芽糖适量。做法:四味入锅加水1大碗,煎成一小碗,取汁调入麦芽糖服。主治:小儿脾虚久腹泻。
6.苹果汤——小儿腹泻的辅助饮料
做法: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水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当茶饮,适合1岁以内的婴儿,1岁以上可以吃苹果泥。
7.酸奶——治疗腹泻的安全食物。
原因:它不会窝藏引起腹泻的细菌。服用红霉素的患者通常会有胃部不适、腹泻等症状,而每日饮用半杯酸奶可减轻这些副作用。酸奶中含有乳酸菌有调整肠胃的作用。
注意:此酸奶是传统老酸奶,不是酸奶饮料哦。
8.还有山药糊、山药栗子粥、山药鸡内金粥、莲子米糊、杨梅酒、红茶绿茶(鞣酸:消除肠道痉挛,使大便变绿);酸奶(乳酸杆菌:调整肠道状态);萝卜、山药、芫菁(淀粉酶:肠道肠道健康)等等。
腹泻的饮食原则
忌:油腻食物。忌菠菜:因菠菜性寒滑,通大便;忌辣,辣椒对肠道有较大的刺激性,能增强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泄;忌食秋天的西瓜和茄子,因秋瓜和秋茄性寒有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道,加快蠕动。慎食香蕉、梨、枣、桑葚、无花果,因这些食物性寒通便。
急性期间:应禁食6-10小时,可少量喝些糖盐水,大便次数减少后,喂米汤、淡茶水,随着病情的好转,可渐加稀粥、细挂面、菜汤等。
婴幼儿不宜用含糖的苏打水和加糖的果汁来补充体液,最好食物是含有淀粉的汤。一碗浓汤或大米、玉米、小麦、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制成的饮料都是很好的止泻饮食。比较钟爱的有:扁豆汤、燕麦粥、胡萝卜汤、鸡汁面条汤等。
好处:含淀粉的流质食物可避免呕吐,减少体液的流失,有利于止泻。
针对消化不良——“伤食”“积食”“厌食”的饮食疗法
症状:胃胀、上吐下泻,并常伴有大便不消化等特征。特别推荐以下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食疗方:
白术猪肚汤。原料: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具,粳米60克,生姜适量。
做法:将猪肚洗净后切片,再与白术、槟榔、生姜一同入水中煎煮取汁,然后用汁熬粥食之。
功能:补中益气,健胃和脾,适用于消化不良。
2.橘皮粥
原料:陈橘皮10克,粳米50克。。
做法:用水如常发煮米熬粥,水沸后将橘皮研成细末入粥中,继续熬至融入粥里。功能:健脾、消食。
3.其他原料:鸡内金、山楂、山药、白萝卜、栗子、扁豆等都是很不错的食材。
那么多食疗方,有收获吗?
最后我想说,其实很多小儿消化不良的问题,是出在大人身上,一方面是模式(4-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爸爸妈妈;1:孩子),家人的骄纵养成孩子饮食不节制,零食与三餐主次颠倒,再是一味的希望孩子快快长高,忽视了小儿本身脾胃弱的原则,所以,老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还是很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你家孩子会选择饿一饿吗?欢迎家长朋友们与我进一步交流!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勉强][勉强]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伍妈说营养)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