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0日晚上9时许,我突然腹泻如注。次日中午,感到身体骨节疼痛,膝盖以下严重,并且感到下肢发凉。傍晚时症状加重,又开始恶寒。我意识到自己已经阳了,马上吃了藿香正气丸和风寒感冒颗粒上床发汗。开始无汗,直到连接吃了四袋风寒感冒颗粒才得以汗出。大约发了两个小时汗后,我感到已经不再恶寒,身上的疼痛感也减轻了,但是一量体温是38度。
如果是风寒外感,发汗后应该马上退烧。我感到情况不正常,起床到镜子前看了看自己的舌头,看到舌上满是白腻苔。联想到昨晚的腹泻,我马上意识到:这次新冠是寒湿之邪,而且是表里寒湿俱盛。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马上改变按照风寒外感治疗的思路,使用中医治疗寒湿的办法给自己治疗。12月22日中午以后,我不仅体温完全正常,而且身体疼痛等不适感也基本消失。
清肺排毒汤晚上我感到应该把自己对新冠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以免大家治疗不当,耽误病情。于是拍摄了一个自述治病经过的视频,发到百家号上。这也是我第一次在百家号上发视频。并在以后几天里,陆续把自己治疗新冠的一些经验,以图文和视频的方式发表在百家号上。
这两天陆续有朋友向我询问:新冠以后持续腹泻,该怎么办?今天早晨,我老婆在网上看到现在的腹泻药几乎已经脱销。这些信息使我意识到:由于绝大多数老百姓缺乏中医常识,恐怕又要有很多人胡乱吃药了。药不对症不仅治不好病,还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那么,站在中医的角度,对于新冠腹泻应该如何认识?如何治疗?如何对症使用中成药?
首先,中医判断新冠病毒属于寒湿之邪。寒湿之邪都属于阴邪,阴邪直接损伤人体阳气。寒湿犯脾必然会腹泻,这种腹泻属于典型的《伤寒论》中的太阴证。对于这种腹泻《伤寒论》给出的治法是“当以温要和之”,给出的方剂是“理中四逆辈”。所谓理中四逆辈就是指理中汤和四逆汤一类的方剂。现在市面上这类方剂中最常见的中成药就是附子理中丸。所以对于大多数患者,服用附子理中丸就即可。
另外,还有很多人平素就容易腹泻,原本就是脾肾虚寒,感染新冠后病情会更重些。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加大健脾化湿的力度,可以在服用附子理中丸的同时服用参苓白术散或参苓白术丸。
还有一类患者,感染新冠后不是腹泻,而是不大便或是大便困难。虽然大便困难但是大便不硬反溏,而且虽然大便后但总觉得没排干净。这类患者最容易想到是吃泻药,如果真吃了泻药,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中医看来,只有实热性便秘才可以吃泻药,新冠后这种大便难不是实热,而是虚寒。这类患者平素就是脾气虚弱,排便困难,平时就喜欢用吃些芦荟胶囊,喝些番泻叶这类办法促进排便,其实一直都是吃错药了。这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们排便困难的病根在脾气虚弱,胃肠蠕动缓慢。对于这类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法是补中益气,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对症的中成药是补中益气丸。但是,如果病程久,病情重,补中益气丸的力量恐怕不够,如果服用后效果不明显,就应该找个靠谱的中医开些汤药了。如果一味使用泻药,病情只会越来越重。
虚寒性腹泻的特点是大便稀但是气味不大。有些患者不但大便稀,还特别臭。这些患者就不是虚寒性腹泻了,但也不是湿热型腹泻。这种腹泻属于《伤寒论》中的厥阴证,是一种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症。治疗上应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对应的方剂是《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但是乌梅丸市面上不容易买到。如果买不到,可以同时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连素三种药。这三种药同时服用,也可以达到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效果。
*连素对于这次新冠疫情后的腹泻,老百姓又开始胡乱抢药,囤药,吃药了。据我老婆说网上止泻药已经脱销,对此我深感无奈。因为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大多数止泻药都以抗炎杀菌为主,都属于中医所说的苦寒药,苦寒药都会损伤脾阳脾气,与这次新冠引起的寒湿性腹泻南辕北辙,根本不对症。即使吃了以后可以止泻,也会进一步损害人体正气,腹泻很容易复发。如果是寒热错杂的腹泻,表现为大便又稀又臭,这些药应该与温阳健脾的药合用,不是单独使用。
当大家真有需要时买不到止泻药,包括我说的*连素,也不要紧张。因为我介绍的几种中成药都很常见,还不在抢购之列。如果大便稀而且很臭,需要*连素这类的苦寒性止泻药,又实在买不到,可以到药房买点中药*连。每次用3到5克煮水喝,或者打成药粉后每次吞服1到2克。温馨提示:*连味道极苦!怕苦者可以装入胶囊服用。
*连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是中医治病的原则。希望新冠后腹泻的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祝愿我们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平安度过疫情,迅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