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市人身体越来越差
四肢沉重,很困,却很难入眠
早起腰酸背痛,头晕无力,打不起精神
无食欲,消化不良,恶心、反胃,
还有粘便现象
每天吃的少肚子却越来越大,身体虚胖走形
其实这些在中医里都是“六邪气”所致,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最怕的就是湿邪。
湿气在中医里被称为——万恶之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它不分季节、不分男女,十人九湿就是这个原因。
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湿邪从来不孤*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
吹空调,吃冰冷食物,
饮食不节、居处潮湿,
都是加重人体内湿气的元凶。
如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困在你的身体里从而造成隐患
一般湿气重的人都属于湿热体质,湿气是中医上的一个说法,人体内产生湿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均衡的饮食都会让体内产生湿气。而湿气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有一些相应的病变产生。
在中国传统上很多人认为湿气很难祛除,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的注意自己身体的状况,不要等到湿气重到难以祛除的地步。
体内湿气重,身体的5个地方会来“提醒”!
1.身体肥胖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面部、全身浮肿。
2.舌苔厚腻
早上刷牙的之前,先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看看舌苔。如果舌苔很厚,而且泛*,那么就有可能是湿气来临了。
3.身体酸痛
如果你平时没有运动过度,甚至没有过运动,身体的肌肉出现酸疼,身体发沉,那么也有可能是湿气的问题。
4.排便不通畅
如果你大便冲不干净,排便不通畅也是体内已经有湿气了。
5.面部油腻
脸上毛孔粗大,总是油腻腻的,甚至会长痘,这样也是湿气的表现。
湿气怕这3种水
这个季节,大家身体内多多少少都有湿气。养生君今天就给大家推荐3种水,经常喝,能将体内湿气除光光~
1、茯苓泡水
祛寒湿很给力
茯苓集食用与药用于一身,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等作用。
“一两茯苓一两金”,《神农本草经》提到,茯苓是为上品,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尤其擅长祛寒湿。寒湿的人,平时多喜欢吃凉食或喝凉茶,所以阳气易受损伤,导致脾胃虚寒,出现拉肚子、胃口差、浮肿等症状。
★煲汤泡茶,选白茯苓好还是赤茯苓好?
一般认为,白茯苓擅长利湿健脾、安神;赤茯苓擅长利尿、泻心火。作药用时,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
平时泡茶煲汤,更推荐大家用白茯苓,因为大部分人都适合利湿健脾。
2、枸杞茯苓茶
做法:茯苓克,枸杞子50克,红茶克。枸杞子与茯苓一同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8~10分钟即可。
作用:此茶可健脾祛湿,补肾强身。
注意:茯苓有利水的作用,尿频、遗尿者,或者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服用。
3、红豆薏米煮水
利水渗湿
茯苓和白术,适合祛脾胃虚导致的“湿”;而赤小豆薏米水,更适合体内湿气排出不畅的“湿”。
当人体“抽水机”的出水道有阻塞时,也会造成体内湿气重,常表现为大便稀溏、水肿、关节肿胀疼痛、有脚气。
这种时候,用薏米就比较合适。薏米健脾作用弱,但利水渗湿的作用较强。
★红豆薏仁芡实颗粒
健脾祛湿
《*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所以湿气侵体,必然先调脾胃,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我们知道红豆薏米可祛除体内湿气,但熬煮麻烦,体质不合或用错原料只会加重湿气。
所以除了红豆薏米,还需合理、周全的添加其它食材,讲究君臣佐使。消除湿气的主要病因,并辅助改善其它症状,提高整个机体的功能,合力抵抗湿气,才能达到平衡、快速祛除体内湿气的状态。
红豆薏仁芡实颗粒出自名医组方,采用了中医里药食同补的原理,在红豆、薏米的基础之上,选用芡实、鱼腥草、荷叶、茯苓、栀子、橘皮、大枣、蜂蜜9种道地食材,科学配伍,使其性质更为温和、平性,可长期食用;又有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可全面调和五脏六腑,根除湿气的同时修复受损。
伟博红豆薏仁芡实颗粒淘宝¥49购买已下架将所有原料磨成细密粉状,不仅方便冲泡,更易被人体吸收,口感上也有很大的改善,尤其适宜脾虚肥胖者。精心调配的祛除体内湿气食材,使祛除体内湿气健脾、利水消肿效用达到最佳!对内可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不适、皮肤油光、眼皮肿胀、大便不成形等表症。
常按3个“排污口”,湿气全赶跑
除了食疗的方法,平时还可以多按一按、拍一拍身上这3处“排污口”,有助于排出湿气,让人一身轻松~
腋窝
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拍打,可以疏导心经郁火,祛湿又通经。
肘窝
肘窝外侧的曲池穴,是人体关键的“排污口”,经常按揉,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腘窝
膝盖后面同样有一个窝,叫“腘窝”,是肝经、肾经、膀胱经通行之处。
腘窝中心的委中穴,也是一个重要的“排污口”。刺激这个穴位,能够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还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