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剂习读桂苓甘露散 [复制链接]

1#

桂苓甘露散

《*帝素问宣明论方》

茯苓去皮,一两(3g) 甘草炙,二两(6g) 白术半两(1.5g) 泽泻一两(3g) 桂去皮,半两(1.5g) 石膏二两(6g) 寒水石二两(6g) 滑石四两(1g) 猪苓半两(1.5g)(一方不用猪苓)上为末,每服三钱(9g),温汤调下,新水亦得,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一钱(3g),同上法(现代用法:水煎服)。清暑解热,化气利湿。暑湿证。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桂苓甘露猪苓膏,术泽寒水滑石草,清暑化气又利湿,

发热烦渴吐泻消。

本方所治之证乃中暑受热,水湿内停所致。暑热内侵,热盛则身热,上攻则头痛;暑热伤津扰心,则烦渴引饮;水湿内停,下阻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上干脾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霍乱吐泻。暑热盛于气分,水湿阻于中下二焦,治当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方中重用滑石清解暑热,利水渗湿,为君药。配大寒质重之石膏、寒水石助滑石清解暑热,为臣药。泽泻、茯苓、猪苓又助滑石利水渗湿;白术健脾运化水湿;官桂助膀胱化气,与泽泻、茯苓、猪苓配伍,一化一利,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兼防寒凉太过而凝滞留湿之弊,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助白术、茯苓健脾,又缓滑石、石膏、寒水石大寒重坠之性,使清利不伤正,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暑解热、化气利湿之效。

本方是由六一散合五苓散、甘露饮(石膏、寒水石、甘草,《普济方》卷三百九十五)而成。

甘寒淡渗合法,清利并举,寓温化于渗利。

本方为清暑利湿之常用方。以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

桂苓甘露散与六一散均治暑湿证。但六一散药少力薄,宜于暑湿轻证;桂苓甘露散清暑利湿之力较强,宜于暑湿俱盛,病证较重者。

夫暑湿一证,有伤于表者,有伤于里者。在表者邪留经络,当因其轻而扬之;在里者邪留脏腑,非用重剂清热利湿,终归无济。石膏、寒水石大寒质重,直清肺胃之热;滑石寒能清热,滑能利窍,外开肌表,内达州都;猪苓、茯苓、泽泻导湿于下,从小便而出;然湿为阴邪,无阳则不能化,虽利湿而湿亦不能尽除,故用肉桂之辛热,以散阴邪;加白术扶土和中,安内攘外。此方用三石以清上焦,五苓以利下焦,甘草以和上下,亦治暑之大法耳。(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三)

仲韶弟主于叶氏,乙卯新秋,陡患洞泻如注,即浑身汗出如洗,恹恹一息。夤夜速余往勘,脉来沉细,身不发热,俨似虚寒之证,惟苔色*腻,小溲全无,乃湿热病也。予桂苓甘露饮加厚朴,投匕而瘳。(《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方剂学》十三五规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贾波,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