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一直问我,糖尿病和湿气有关?不都是说糖尿病是干的口渴吗?怎么还“湿”呢?别着急,给你讲一个医案,你就明白了。
一个女性患者,年龄只有27岁,其实早在三年前都被确诊为糖尿病了,期间一直是断断续续,辗转看医,时好时坏,效果不佳。后来在同事推荐下,看看中医。
刻诊,主诉,她经常口渴难忍,家里一晚上得用两大壶水。自己还总是感觉乏力,身心疲惫的感觉,有时候话都懒得多说,因此和另一半没少生气。而且总是感觉嘴里甜黏,大便稀,小便频繁。舌苔白黏,脉缓而沉。
开一方:白术,山药,薏苡仁,茯苓,扁豆,陈皮,苍术,莲子肉,党参,藿香,佩兰,砂仁,桔梗
让她回去水煎服。她说来一趟不容易,多开点,先用30剂。结果怎样?口渴现象明显改善,血糖13.2,比之前下降很多,大便也正常了。再调方加减使用,继续30剂,血糖恢复正常,诸证平息。而且随诊,没有复发。
她是什么情况?她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脾虚湿气重,就是我们中医常说的脾虚湿盛证。她种种表现就是这样,大便糖稀,都是湿邪作祟。你记住,湿邪侵体,脾的功能就受到影响,什么功能?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就不能很好的产生,就会感觉乏力。
而且,脾起着运化的作用,将我们喝的水,吃的粮食,通过胃转化的精微物质,是脾将气血津液运化到全身。脾虚,运化功能受损,喝的水运化不好,就顺着小便排出去,这就是多尿,喝水也没起到作用,口渴难忍。脾虚,体内津液,能量都不能很好吸收运化,血糖就高了,就像是糖水里水少了,浓度高了。
所以,你懂了吧。这就是她血糖高的重要原因,湿气作祟。上面的方子,就是解决她这个问题。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肉都能健脾,薏苡仁,茯苓是去湿气的高手,陈皮也是,加上佩兰,藿香,都能化湿。她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糖尿病,辨证分型,找出病因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