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难道只能终身吃镇静安神药?中医:别再为自己的无知买单,不平肝养胃,药片吃得再多也没用。
从百年前开始,关于中西医谁优谁劣的争辩就从未停止过,中医甚至一度面临被废止的窘境。
这个问题就像是争论“先有水还是先有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没有太大实际意义。只要能养庄稼,雨和水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能抓住老鼠,管它是黑猫白猫!
不过我反对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为了创收、名利,自欺欺人却让患者买单的败德辱行之辈。
这样的人西医里有,中医里也不在少数。
医院的时候,我见过很多医生打着中医的旗号,干着骗人的事情,各种检查加上一堆药片,恨不得把患者吃干抹净,还不忘叮嘱病人,药不能停,不然反弹厉害。
用丧尽天良形容他们一点都不过分!
就拿“失眠”来说吧,这两个字儿,有欺骗性。它告诉我们,睡不着觉,是因为你“失去了睡眠”。想把失去的睡眠找回来,就得用各种药片,睡着了,问题就算解决了。
但从中医的视角看失眠,其实意味着你失去了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叫做“潜阳”,它是一种可以让你的阳气平稳、不过亢、可以被管束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说睡就睡,倒头就睡,没这个能力的人,用再多的药片,也是睡觉困难户。
有这样一位病人,5年前因为升职压力出现失眠,晚上经常做梦惊醒,醒后很难再睡着。期间一直在用镇静安神的药物缓解,能睡4个小时左右,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近1年来情况加重,出现了很多其他症状。
看诊后我发现他舌红,苔薄*,脉弦。除失眠外,还有头晕头痛、口干口苦,胃中经常有似饥不饥、似痛非痛的感觉,吃饭后还特别容易胀肚、容易反酸,排便也比较干。
辨证后开方:柴胡、龙骨、桑叶、栀子、赤芍、合欢皮、白术。
结果用药7剂后,睡眠时间就能稳定在6个小时左右,也不经常做梦了,胃部问题也有改善。药不更方再用14剂后,头晕等症状消失,睡眠时长及质量基本恢复正常。后再用7剂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反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疏泄的功能,能够调畅人体气机、情志,使人保持身心健康。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功能正常,人体气机条畅、气血运行正常,身体就能健健康康。
而患者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疏解,气机不畅就会出现肝气郁结,引起肝阳亢盛,上扰清窍而引起失眠。肝和脾又都属于中焦,所以肝气郁结会影响到脾胃,导致胃失和降,引起胃嘈杂、饱胀不适。
这种典型的肝胃不和病机正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表现,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平肝潜阳、和胃安神。
方中柴胡、龙骨是中药里疏肝潜阳的佼佼者。柴胡味辛能行气,味苦能泄,擅长条达肝气、疏肝解郁,是疏肝的一名强将;龙骨味甘涩,性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的效果特别显著。两味药合用就像行兵打仗,柴胡主武,先兵,龙骨主文,后礼,拿下肝郁这座大城不在话下。
桑叶苦寒,入肝能清泄肝热、平降肝阳,甘润益阴的特点还能清利头目;用上栀子更是如虎添翼,栀子能清三焦火邪、泻心火除烦,两名救火的消防员,合力消灭气郁引起的肝火。
赤芍也是自带寒气,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不仅能清泻肝火,还能活血行气,起到解郁的作用。
味甘甜、性温和的白术则用来中和寒凉、运化脾阳、益气和胃,行津液而润肠道。
最后用合欢皮解郁安神,治心神不宁、念怒忧郁、烦躁失眠等情况。
全方肝胃同治,调节阴阳气机的平衡,身体自然恢复往常。
在随着西医在国内遍地开花,大众对中医的质疑更是从未停歇。
但在我看来,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只要真心为患者考虑,能帮患者摆脱痛苦、恢复健康,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