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汗疱疹是种什么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314/4591222.html

本期专家: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碧莲

进入夏季,一些人会发现手指出现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小水泡,有的人甚至脚上也会出现,有的人痒痒剧烈,有的人却无明显不适。今天,我来带您了解汗疱疹。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掌跖、指(趾)侧的复发性非炎症性水疱病,常伴有手足多汗。表现为:

1.手足部多数粟粒至米粒大小深在性、群集性、对称性半球形水疱,自觉灼热、瘙痒或无自觉症状,无明显炎症反应。水疱吸收反复脱屑;

2.春末夏初发病或加剧,秋冬季可自愈;

3.真菌检查阴性;

4.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可加剧或促发本病。

为什么会长汗疱疹?

中医认为此病乃因患者素体内有湿热,或外感风湿,郁于体内;或过食辛辣肥甘,内生湿热,致使风湿或湿热蕴结于内,血热外蒸于表,气血运行受阻,经络闭塞发于皮肤而成。

西医认为汗疱疹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疹无明显汗腺受侵和汗液潴留现象。在水泡形成早期,汗腺导管并不受影响,或位于水疱的一侧,或从两个邻近的水疱的表皮间隔中穿过,仅在表皮间隙发生坏死后汗腺导管才破入水疱中,因此于水疱中可以发生继发性汗潴留,加重。反之减少掌跖出汗,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其他如精神紧张和抑郁常为本病的促发园素,病灶感染、特别是癣菌感染、接触物刺激、过敏、个人体质、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亦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汗疱疹会传染吗?与手足癣有何区别?

汗疱疹与水泡型手癣,足癣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有实质性的不同。癣是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但是汗疱疹不传染。

1.水疱型手癣:多为单只手发病,水疱群集,向边缘扩展形成环状,常经年不愈,可侵犯手背及指甲,真菌镜检阳性。

2.水泡型足癣: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水泡不易破裂,刺破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真菌镜检阳性。

汗疱疹发作后如何治疗?

一如果比较轻微的,可以考虑局部外治。

1.马齿苋、野菊花、白鲜皮各30g,枯矾10g,水煎待温后泡洗手足,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或者外抹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湿敷。适用于水疱多而伴有手足多汗者。

2.10%*柏溶液湿敷,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蕴积证,水疱明显,出汗多者。

3.抹尤卓尔,艾洛松等外抹,适用于水泡吸收后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脱屑者。

4.青鹏膏外涂,每日2次,适用于后期脱屑而伴有皲裂者。

二如果面积比较大,病情严重,需要联合内治。

1.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等,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症状。

2.联合中医进行辨证论治。

若病程短,手掌、足跖较多深在性水疱,自觉灼热瘙痒,伴腹账纳呆,口干口苦,小便*赤,大便粘滞不爽,舌质红,苔薄*微腻,脉弦滑。辨证为湿热蕴积证,治疗需要清热利湿解毒,常用处方为苍术,*柏,川牛膝,生薏苡仁,佩兰,藿香,寇仁,陈皮,厚朴,滑石等。如果湿热严重,见口干口苦,苔*厚腻者可加生石膏,苦参,六一散;汗出甚者加浮小麦、麻*根。水疱深而多者车前草,土茯苓。

若病程较长,表现为手掌足跖水疱散在或干涸脱屑,灼热微痒,伴心烦多汗,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则属于阴虚内热证,需要滋阴清热,常用知柏地*丸加减,可选用

知母,*柏,生地,丹皮,赤芍,茯苓,泽泻,麦冬,山萸肉,山药,生甘草等。如果伴随脾虚便溏者可加山药,白扁豆,茯苓,白术;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者生*芪,*参;心神不宁而手足心多汗者茯神,五味子,炒枣仁。

(3)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口服中成药。常见的有

1.湿毒清胶囊:清热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热蕴积证汗疱疹。

2.四妙丸: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热蕴积证汗疱疹。

3.当归苦参丸:清热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热蕴积证汗疱疹。

4.知柏地*丸: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证汗疱疹。

5.肤痒颗粒:清热除湿,适用于湿热证汗疱疹。

总之,中医在治疗汗疱疹上有独特的疗效。

1.中医认为其发病不外虚实两因,实证责之为湿热、血热之邪,虚证则为心脾两虚、湿邪内困所致。治疗上不外乎清热、利湿、凉血等法。临症时刻根据疾病的分期进行论治,急性水疱期多从湿论治,可依据具体病情给予清热除湿,健脾利湿,淡渗利湿,芳香化湿等。但是除湿治疗离不开理气药物的使用,如合并使用厚朴,大腹皮,枳壳等。

2.汗疱疹的治疗可多从肝、从肾、从脾论治。

现代研究发现,汗疱疹发病机制与个体素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或抑郁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的辩治宜从肝论治,认为是肝木过旺,内有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津液代谢紊乱进而汗液分泌障碍。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易致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因此该病常可因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气虚弱,失其传输,湿热内蕴,复感暑热,内外合邪,不得透达疏泄,熏蒸肤腠,循经流窜掌跖而发病。

治疗方法为疏肝健脾、祛风除湿、敛汗消疹,常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白芍、当归养血柔肝;土茯苓、白鲜皮解毒祛湿,白术健脾;牡蛎、乌梅、明矾为佐药,止痒敛汗,通过减少局部汗液分泌,达到治疗目的。

肾主水,即主持与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笔者基于汗疱疹患者常有手足烦热、手足多汗等症状,实际与肾虚有关。其证应为表实里虚。故汗疱疹的治疗离不开补肾。临症时需辨明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不同,方能药到病除。

3.中药冷湿敷是治疗汗疱疹的良好的外治。湿敷法本身具有清热、凉血、燥湿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局部燥热感,收敛水疱,减少炎症反应,使局部保持干燥,其作用优于直接浸泡于药液等治法。可选用的药物有麻*根、瘪桃干、糯稻根、煅牡蛎、乌梅等均有较强的燥湿收敛作用。可促进水疱吸收,减少渗出,从而减少炎症反应。治疗后水疱迅速消退,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减少了表皮剥脱等症状,而且疗效持久,愈后不易复发。中药冷湿敷疗效确切,无毒无刺激,有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且不需内服治疗,易为患者接受,有利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完成。

注意事项与预防

1.注意休息,精神放松,避免情绪波动。

2.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荤腥发物,少饮酒或不饮酒。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

3.患病后忌用热水烫洗,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及接触洗衣粉、洗涤灵等洗涤剂,以免加重病情。

4.患部脱皮时,不要用手强行剥离,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5.较多的斑贴试验表明,汗疱疹与接触过敏有关,因此需要建议患者作相关检查,避免致病因素的刺激,能促使病情痊愈和减少复发。

文/北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碧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