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析疑及延申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湿疹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析疑及延申

——伤寒承习录(二)

和师兄同门讨论伤寒许久,多有启发。有感于故纸不传,前辈心法未加彰显,故重引典籍,多加参考,以正伤寒承习,兹集曰《伤寒承习录》。

此为第二章28条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方证析疑及延申。

01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简要版:

1.此条表证仍在,不用桂枝,体现的中风表证与蓄水表证的辨别。

2.统看前后4条,论述桂枝汤类似症的辨治,辨其由表入里,化热、化水等差别与证治。

3.此方主治胃中留饮,也治心、脑诸饮疾。

4.桂枝之伤寒用法当着眼于发汗、降逆、宣郁。

完整版/p>

1.无汗发热,为何用芍药不用桂枝?

本条讲述了一种太阳病的变证,起初似为表证与里证并见,表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不解,下之心下满,微痛不去,故当以无汗、小便不利为着眼点。

张仲景《伤寒论》针对表里同病,一般是先解表,后治里。

如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先要解其外,才能攻膀胱蓄血;

条说:“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先要解其外,才能攻阳明腹实;

甚至条就有明示:“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心下痞与本条的心下满微痛,都经过汗下,为何彼则用桂枝汤解表,此则去桂枝?

故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选择保留:“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

《医宗金鉴》直言:“本方去桂则无以治头项强痛、发热之表。”认为桂枝不该去。

郑钦安《伤寒恒论》认为保留桂枝,可以合白术、茯苓成五苓散,治小便不利之水气。

日本汉方家尾台榕堂甚至强行说,其方名桂枝,故绝不可去主药。

其实当分别从恶寒、无汗四字着眼。

这里存在两个常见的误区:

一、仲景针对表里同病,不都是先解表,后治里。

当表里同病而里虚寒证突出的时候,一般就不太主张先解表,常常是要求先给予温中散寒之法,先治里而后治表。强调不能盲目攻表,如条曰:“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内经曰:“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者治其本”。一旦大小便有明显改变,提示病情危急,重点当为治标救急了。“下利清谷”,表示里虚寒证太明显,所以应该先治里,后治表。

治里应该用什么呢?“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治里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呢?“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91),大便恢复正常了,就可以转而解表了。

因此28条“小便不利”,也应当考虑先治其里的情况。

二、此处也不是狭义的伤寒表证,而是水饮内蓄的外现

本条述证,一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似表而非表,似桂枝汤而无寒无汗;二是头项强痛、心下满,似结胸而非结胸,下之未和;三是心下满微痛,虽实而非郁热、非结胸、非燥屎,无汗无烦无硬,似栀子豉汤、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而痛微、小便不利(因热、消渴便坚均会小便数)。小便不利、无汗或可因阴伤,或可因水饮、气化。

本条头项强痛虽属太阳病见证,翕翕发热虽是桂枝汤热型,但服桂枝汤而诸症悉在,可知其表证并非太阳中风。心下满而微痛,似属阳明病见证(《金匮要略·辨腹满寒疝病脉证并治》:“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但下之不除,则知其满痛也并非燥矢内结。

观其方后所注“小便利则愈”,参考“无汗,小便不利”之证,可知其为水饮内蓄。故王肯堂、尤在泾、柯韵伯、李中梓、徐灵胎、李克绍、冉雪峰、刘渡舟等皆从水饮立论,大致分太阳里水、太阳府病、水结中焦、心下水饮等。

如柯韵伯言本方是心下水气凝结不散,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

李中梓《伤寒寻源》说:“皆因小便不利,膀胱之水不行,致中焦之气不运,虽见太阳诸证,病恰在府而不在经,病不在经,不当攻表,自宜去桂,病已入府,法当行水,宜加苓术培土制水,而姜芍甘枣,乃得协成利水散邪之功,以其证本太阳,故虽去桂而仍以桂枝名汤也。”

心下即脾胃之分野,水饮内蓄,气机阻滞则满痛。又营卫二气生于中焦,水饮内结则脾胃被困,不能散精于外,营卫失和,故见发热、头痛无汗等症。

《灵枢·本藏》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膀胱、腠理两者表里相应,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难,表不解,两者关系互相影响。

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论述道:“夫表邪挟饮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饮而后表可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则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饮于里,饮去则不特满痛除,而表邪无附,亦自解矣。”

同理,《伤寒来苏集》说:“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言:“五苓散重以桂枝以发汗,发汗即所以利水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重在苓术以利水,利水即所以发汗也。实知水能化气,气能行水之故”。

刘渡老总结此方为“苓芍剂”,与“苓桂剂”互参,主张此证治法利饮以解表,“利膀胱以解腠理”。

02

桂枝之用,需看67条所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21条桂枝去芍药之治脉促胸满,桂枝加桂汤之奔豚气逆,及《金匮》桂枝生姜枳实汤之心中痞、心悬痛。

便可知桂枝,或为达肌表之邪,或为宣正气之郁,或者为降邪气之逆。

观《本经》并未言桂枝去痰饮之效(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菌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再细观《金匮》痰饮病篇之苓桂术甘汤与泽泻汤,便知痰饮并非俱用桂枝,细读原文便知桂枝治痰饮之可用与不可用。

且本条无气机上逆之冲胸,无正气郁滞之胸满,而是内陷化饮,结于心下,为满、为痛,故无汗可发、无逆可降、无郁可宣,故不用桂枝。《本经》之中芍药止痛、利小便,今之护津液,故用芍药。

再观82条之真武汤(“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均是汗之而热不除,其方亦未用桂枝,较之本方仅去大枣加附子,仍是水饮为患而阳气虚馁,均有通利水饮以和营卫之效,与本方同看,则可知其病机轻重、病位深浅、用药层次之别。

或有人问: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助膀胱温化水饮,加上有何不可?若从利膀胱而解,当然可以加。此处去桂,在法而不在药,在于明示中风表证与蓄水表证的辨别。

历代医家中,亦有因其无汗而去桂枝者,如徐灵胎《伤寒类方》“头痛发热,桂枝证仍在,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陈修园则以邪陷于脾,失其转输,膀胱气化不行作解,以利水而转旋气机,亦是从水饮做解之论。《长沙方歌括》蔚按中除以无汗做解外,更言:“桂枝之长于解肌,不长于利水。”而喻嘉言从方有执中风兼寒之论,认为“去桂枝者,以误不可复用也”,似有牵强附会之嫌。至若*元御从土虚湿旺、脾陷而肝郁、胃逆而胆郁阐释病机,认为头痛发热“非风邪之外束,实缘湿邪之内动”,故去桂枝,其气机升降之论虽可自圆其说,但亦难称仲景本意。

2.太阳病入里,四种传变途径

此条表示太阳病入里,传变化水的情况,当与前后4条相互参考,详析桂枝汤使用之禁忌。

其一,化热入里,无外证,故白虎或加参用石膏、而不用麻*。

26条云:“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但不能以脉洪大作为参考依据,正如《伤寒论·辨脉法》指出:“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苦疼重者,须发其汗”,也有表邪的情况,所以25条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一汤。”也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其二,化热入里,有外证,热多寒少,故用石膏,配桂枝、麻*。

如27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其三,化水入里,则是本条情形。同27条相比,无热不用石膏,无寒不用麻*,无汗故不用桂枝。

其四,因虚入里,寒热错杂。

如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此时亦不可用桂枝汤,因汗出多,小便数,阳气虚馁、阴液不足。而28为何不用桂枝汤?因无汗、小便不利,水饮内蓄。

此4条,均是在论述桂枝汤类似症的辨治,辨其由表入里的层次和阳气盛衰的变化。其症状病机变化丝丝入扣,仔细解读原文,则可知仲景谆谆之言。

03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解及现代应用

麻*、桂枝、香薷等解表药多兼有利水之功,滑石、通草、竹叶等清利之品常兼有退热之效,实则表邪去则水自化,水气化则表自解之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即通过利在内之水饮,调在表之营卫。与五苓散相比,重在苓术以利水,姜、枣、草斡旋营卫,留芍药者,《神农本草经》曰:“主邪气腹痛、破坚积寒热、止痛。”可治本条之微痛。李克绍先生还认为芍药有利小便开泄,可化有形之水饮,如真武汤中用芍药,同时又可防诸药渗利伤津。

病性属饮,病位在胃。贾海忠教授认为,“心下满”,概指胃部疾患,头痛身痛发热均属表证,故认为此方可用于急性胃炎。赵进喜教授则指出此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溃疡病、胃肠壅积症等,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实际上,现代研究发现:桂枝、白术、茯苓一起用能起到利小便的作用。如果依然有寒邪、表邪,当然也可以留着桂枝。临床上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

病位也可在心、脑。茯苓配白术,作为化饮的常见药对,见于五苓散、茯苓泽泻汤、茯苓甘草汤和苓桂术甘汤中,除胃部不适、小便不利外,尚有心悸、眩晕等症。现代临床也常用此方治疗心衰、梅尼埃病等。

姜春华教授总结经验曰:“本方通治:一、胃肠胸膈间有积水者;二、吞酸吐水多涎沫者;三、浮肿小便不利者;四、心下满,不欲食,消化不良者;五、持久咳嗽痰涎多者;六、脚气胫肿者;七、妊娠浮肿者;八、阴天而身体疼重者;九、鼻多清涕者;十、困倦多寐者。”可谓详备。

参考文献:

《注解伤寒论》、《伤寒准绳》、《陈修园医学全书》

《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医学全书》、《医宗金鉴》

《伤寒论浅注》、《伤寒类方》、《伤寒寻源》

《伤寒贯珠集》、《伤寒来苏集》、《伤寒恒论》

《*元御医学全书》、《伤寒论浅注补正》、《方伎杂志》

《冉注伤寒论》、《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克绍医学全书》

《赵进喜三阴三阳伤寒论讲稿》、《贾海忠伤寒论掘藏》

《姜春华经方发挥与应用》

本文作者:

张耀夫、庞博、蒋里、南赫、王昀

(应第一作者要求添加他的照片)

奖小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