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是UC的主要临床症状。UC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康复难度较大等特点。近年来亚洲UC发病率明显升高现代医学对于UC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其中水杨酸类药物为治疗轻中度UC的首选药物也是维持缓解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病情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给患者身体及心理造成巨大影响相关研究显示UC的临床常见证型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证、血瘀肠络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脾气亏虚证、阴血亏虚证中医对UC的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灌肠治疗、穴位贴敷、针灸治疗及情志调摄、食疗等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减少复发率!
中医如何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学中没有UC的病名但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肠澼”的记载。UC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主要为脾虚致病。杜晓泉认为UC的病机为脾虚湿阻,瘀血内停,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喜燥恶湿,脾气亏虚时水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湿浊之邪聚集体内。阻碍气血津液运行,所谓“湿因气而不化,气又因湿而不行”日久瘀血内生灵枢百病始生曰:“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湿邪、瘀血积于肠道肠道传导失司引发UC。
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中大量白色黏液或有少量血液、里急后重、便后黏滞不爽、饮食减少、脘腹痞闷、肢体困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UC具有伤血耗气的特性情反复者表现更为突出久病脾气虚衰更甚湿邪、瘀血内停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上不仅要缓解症状还要从根本上调节脾脏的功能降低UC的复发率。
针对以上病机提出:健脾化湿,活血清热有效减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
具体医案
王某女45岁初诊主诉:反复黏液脓血便10天,加重2天
患者2017年因“UC”医院住院治疗,疗效尚可,出院后持续服用美沙拉嗪症状稍有缓解后自主停药,后症状反复发作,年10医院行电子结肠镜示:UC(重度),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黏液血便,量少,色黯,每日7~8次,自觉左下腹疼痛不适,肛门坠胀、纳差、发热、体温38.6℃、口干口苦、寐差、小便可。
2天前因家庭琐事生气,次日大便10余次,大便中黏液及脓血稍有增多,腹泻时伴腹痛加重,肛门坠胀较前明显,四肢乏力。平素怕冷,恶风、腹部尤甚、精神较差。晨起尤甚。自述进食稍多后大便中夹杂的黏液增多、睡眠差、舌质淡、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弦细。
西医诊断:UC(慢性复发性、广泛结肠、活动期重度)。
中医诊断:痢疾(脾虚湿阻、瘀血内停)
予参术调肠汤加减处方:干姜、葛根、桔梗、炒白术、炒薏苡仁、炒山药炒白扁豆、莲子肉茯苓血竭共7剂
二诊、患者服药后腹痛、怕冷明显减轻。大便每日7~8次,黏液及脓血稍减轻、腹痛及肛门下坠感仍明显、纳差、乏力、时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3℃左右、口干口苦、偶有胁肋胀痛、舌质淡、苔白微腻、脉弦细。
初诊方去干姜加醋柴胡、防风、陈皮、炒白芍、炒鸡内金、炒麦芽、香橼共7剂
三诊:大便每日5~6次、大便中夹杂少量白色黏液及脓血、腹痛明显减轻、偶有肛门坠胀感、胁肋胀痛减轻、仍纳差、乏力、寐差、舌质淡、苔白微腻、脉弱、于二诊方去香橼、莲子肉、葛根。加党参、砂仁、苍术、酸枣仁。
后遵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余。诸症皆除。随访1年,未曾复发。
以下是近期治疗患者大多是半年或者一年未复发!足以证明中药可以有效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复发。
半年未复发的患者10个月未复发的患者7个月没有复发的患者半年未复发的患者
以下为韩医生最近治疗的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
10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病经历!
溃疡性结肠炎久治不愈怎么办?
难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其实并不难治!
疑难病溃疡性结肠炎并不难治。答案在这里!
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治疗,是决定是否复发的关键!
发扬中医文化,努力创新,服务更多患者,欢迎大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