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线的两部医疗行业剧,一部是配角全员演技派,主演却是新人面孔的《促醒者》,已不是从主演到配角都属大咖的《谢谢你医生》。从两部剧的风评来看,《谢谢你医生》前期的认可更多,整部剧对于医疗行业的塑造也更专业。
如今,《谢谢你医生》的剧情更新近半,随着剧情的发酵和铺垫,观众对于这部剧的评价也越来越中肯。从内容来看,《谢谢你医生》的确用很多真实感极强的病患案例撑起了看点,几乎每一组新的人物上线,观众都会为他们之间的情感故事潸然泪下。
比如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追求,但是为了自己的亲人选择保守治疗的陈教授。比如相互陪伴、搀扶的那对老夫妻,再比如把养女当作亲生女儿照顾的养父。
在《谢谢你医生》里,观众看到的不只是白衣天使的付出和牺牲,还能看到不一样的人情世故,以及亲情爱情在病痛折磨时的珍贵。
但可惜的是,即便如此,《谢谢你医生》也不算是一部口碑好剧,因为这部剧在人物设定上的瑕疵,已经劝退了不少观众。
没到白宇饰演的白术上线,弹幕上就充斥着网友的质疑,有网友直言“救命,我第一次看这么让人烦的男主”,有网友吐槽“这种态度脾气能当医生?”,更有网友直言“男主有种不尊重人的感觉”。
总之,白宇明明是《谢谢你医生》里备受期待的一位演员,但是他塑造的白术一角却让观众怒火难消。
这个角色一上场,就拿出了一种傲慢的姿态。科室正在针对陈教授的诊治方案进行讨论,结果他却不以为然的样子,安安稳稳地坐在办公室等着院长派人来喊自己。说好听了,是年轻人整顿职场,说难听了就是傲慢自大。
而在会议上,白术的种种表现,同样让观众难以接受。他一开口就是狂妄地打包票,保证自己百分百一定能成功。
医生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当然是好事,但是自信和自负是有区别的。男主作为医生就该明白哪怕是割个阑尾也有手术风险,何况陈教授这是稍不谨慎就直接送走的重症。
从男主上场到研讨会结束,编剧想要展现的应该是男主能力出众,决断力、判断力上的优势。但是看在观众眼里就是不守规矩,目中无人,甚至不尊重自己的同事以及自己的患者,这是严重的性格缺陷。
果不其然,白术在之后的种种行为,只有更下头,没有最下头。因为陈教授的意外,白术被调到了急诊科,在这里有管着他的主任,也有朝夕相处的同事。但是他却处处和主任对着看,打心眼里觉得主任只图升官发财,担心他这个刺头影响他的事业。
关键是,他几乎所有恶意的揣测都不加思考地说了出来,一边质疑主任做医生的品行,一边还不忘威胁主任自己被调来急诊科只是院长的权宜之计,两人最好相安无事。
别说,和这样一个趾高气扬的同事工作,就是脾气再好的人也会觉得窒息。而同样的恶意揣测,男主也施加在女主的身上。
女主和男主第一次交手就是偶遇了一位需要帮助的孕妇,在救助孕妇的过程中,女主坚持程序正义,但男主却草率地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针对事件本身,白术只是运气好,女主才是坚持程序正义的那个人。
可他倒好,两人成为同事之后,就因为女主手里拿着医疗设备的宣传单,他就觉得女主不是一位好医生。公然背着女主说女主坏话,质疑兼职卖医疗设备的医生能是什么好医生,结果被女主当场抓包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态度恶劣。
杨幂饰演的肖砚在这场戏里,甚至针对白术的揣测做出了回应,可他依旧坚持己见,就是对女主充满瞧不起和不信任。
当然,男主如果只是不太擅长处理职场的关系,那他作为一个医生,最少要专业能力过硬,对患者负责。可从他对患者的态度来看,他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硬地塞给患者。
陈教授的保医院敲定了的,但他却契而不舍专门找到了陈教授一遍一遍地劝说。
他针对陈教授病情的各种判断都是正确的,但这一次是陈教授本人就有做手术的意愿,如果没有,他不仅违反了规章制度,逾越出格,还在给患者和家属施加压力。
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过一次。在病人不愿意接受双乳切除手术的时候,白术的回答是“要么切,要么死”,这话究其根本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可他作为医生真的考虑过患者听到这种话之后的感受吗?
在另一场与肖砚产生分歧的剧情里,肖砚也想要救助孩子,但是她认为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意愿,把选择权更多地交给患者和家属,把一切真相告诉只有8岁的茗茗。
白术和肖砚持相反观点,认为死亡本身就是成年人都无法面对的事,茗茗再懂事也只是一个孩子。
两人的想法不同,产生争执也很正常。可白术一开口不仅否定了肖砚的方案,还否定了她作为医生的品行。他抨击肖砚“你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拿一个孩子的生命来开玩笑”。
在这段戏里,白术整个人都情绪失控,咬牙切齿,不仅跑偏了几人聚在一起商议的初衷,还伤害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在这场戏里,弹幕也都是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认为“这个人怎么上纲上线的,是挺讨厌的”,有网友人狠话不多直接让幂姐“锤他”。
总之,观众对于白术这个角色怨声连连,根本不能认同他为人处事的方法。
当然,从作品的角度来看,白术本身就不是一个完美型的男主。他有自己的成长线,他性格上的下次也会随着剧情的推进一点点缓解。可惜的是,可能还没等到观众看到男主变化,已经有不少观众因为下头,被男主吓跑。
这也说明,编剧在塑造成长型的角色时应该更谨慎一些,小的瑕疵可以,但太过分就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