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题目有些绕口,但却是时常困扰中医人的一个问题。主证与主症当然不同,证代表整体,是对一系例症状抽丝剥茧后的提炼,症只是独立的症状,为辨证提供依据;症是为证服务的,证是症的结果。按理说,中医辩证后抓住证,即表示已经掌握了疾病的主要内容,知道症状背后疾病的根本原因,就不存在还有什么“主”证的说法,因为证里已经包含了主了,说抓住“主证”,不如说抓住“证”了更准确。
主证一词的潜能意思,似乎在告诉我们,主证之外,还有许多证,姑且称之为副证次证,有些副证貌似主证,很容易与主证混淆,但经历一番中医辨证后,主证被剥离出来。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好像没有什么异议。但这是在假设存在主证副证的前提下成立的,如果不存在什么副证,当然也就没必要在证前在加个“主”字。
那么副证是否真的存在呢?
副证假如存在,那么也就意味着,引起诸多症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多种原因,这些原因是并例的一样重要的,还是里面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是前者,也就意味着没有主次之分,医生用药要多管齐下,同样重要的原因即可视为主证,那也就没有副证一说。主证从逻辑上讲,并不成立。如果是后者,就表明症状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像侦探小说的名言一样,真相只有一个,其它的所谓副证次证,不过是未经辨证之前的假象而已,不是真正的原因。假如是这样,那么也没有什么主证一说,辩证后的证里就包含了“主”的意思,为什么还节外生枝加个主字呢?
与主证概念不同的是,中医辨证论治里,的确存在着针对慢症急症不同的治法,急症会短时间内伤害到生命,所以要把急症当作一个主要疾病来治疗。慢症可以缓图,在急证解决之后慢慢调理。但急症的概念,显然不是主证的意思,只是中医治病区分轻重缓急的手段而已。比如有那么个患者,脾肿大,白血球很高,但同时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这里面那个是主“症”呢?很难定义,但从急慢症角度考虑,脾肿大是慢性病,已有几年时间,相比较而言,浮肿和小便不利却是急症,不釆取措施,最终会影响肾的代谢功能,后果很严重。通过滋肾祛湿利尿,解决了急症之后,再去解决脾肿大的问题。例子只为说明,中医治病,的确存在急慢症分别对待的问题,与《伤寒论》中讲述,什么与什么并病合病时,先治什么后治什么,有同样的道理,只是一个是急慢症,一个是生理本身的要求。
《伤寒论》中,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是得外感的同时又有小便不利,辨证之后的证就是去外感同时还要祛湿利尿。单纯用治外感的桂枝汤无效,单纯用祛湿利尿药也无效,需要桂枝汤与祛湿利尿药合用才能有效。这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的由来,也是辨证之后抓住的“证”。小便不利与感冒发烧同时出现,两个独立的症状,经过中医的辨证,就是把两个或多个看似独立的症状联系在一起,找到那个“证”,然后找到相适应的方。这里面不存在什么主证,自然也就沒有什么副证。说抓主证,是对证的错误理解。
证已经是“主”了,这不等于说,证之外还有“主”,那么证又怎么能称为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