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解痰湿,它是古今第一方真正的中医经典 [复制链接]

1#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列位看官,今天和你说上一个话题,这就是痰湿。

痰湿——这是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词汇。尤其是在国人普遍发胖、超重的当下,痰湿二字,几乎就和脂肪、水分画起了等于号。

痰湿来了怎么办?运动、蒸桑拿、食疗、服用保健品……种种手段,不一而足。

事情真的而是这样吗?今天,中国卓越网络养生阅读品牌“精诚名医汇”想告诉你,多数人对痰湿的理解,都有偏差。

实际上,痰湿这件事情,在中医学里面,应属于痰饮的范畴。什么是痰饮?它就是我们体内水液代谢产生的垃圾。其中,黏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水液的代谢,靠脾、肺、肾三脏。所以,任何一个脏器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痰饮内生。

痰饮出现了,我们到底会怎样?除了可以伴发我们熟知的肥胖、大肚子、大便不成型、便溏之外,真正的因为痰饮所致的症候,还有三类。其一,就是胸胁满闷。这是痰饮积于胸胁所致。其二,痰饮如果停滞在中焦,我们的就会腹胀、恶心、欲呕,同时因为脾的清阳不能上升头部,而导致头晕目眩。其三,如果痰饮上犯心肺,我们就会心悸气短、咳嗽多痰。

好了,道理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来化解痰饮呢?今天,“精诚名医汇”就带您领略一下我们祖先在这方面的卓越智慧。它就是千古妙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也称苓桂术甘汤)。

看官,这张古方,出自《伤寒论》,乃是仲景先师为我们设立的。它只有四味药,对于化解痰饮,有着非常好的作用。组方如下——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水煎服即可。

对,就这四味药,简简单单,但暗藏乾坤。

首先说,它能治什么病呢?从方证来看,这就是因为脾阳不足,水湿不化,终成痰饮,所致的胸胁满闷、恶心、目眩、心悸、气短、咳痰、舌苔白滑等。现代中医临床,经常用它治疗眩晕、气管炎、哮喘、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单纯性肥胖等等,用途十分广泛。

此方精义几何?看官,如果要仔细说来,那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挑拣其中最为精华的一部分,说给大家。

这里面最重要的药物,就是茯苓。茯苓能干什么?能健脾利水。方才说过,此方主要治疗脾虚不运,痰湿困阻所成的痰饮病。那么我们自然就要健脾利水了。健脾,是杜绝生痰之源,利水,是化解已成的水湿。这茯苓兼具健脾和利水的功能,所以是君药。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桂枝。桂枝能干什么?能温阳化气,通经脉。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原始森林,没有太阳照射,所以里面一定的潮湿的。但是,如果有了太阳,湿气是不是就被晒没了?同样的,古人认为,我们身体里的痰饮性属阴,所以要靠温阳的办法,来驱散它们。所以,我们就找来桂枝。利用它来发越阳气、行经脉、开腠理,最终化解水湿。

然后,我们看到了白术。白术能作什么?能健脾燥湿。脾虚有湿,我们用干燥的白术将它们一一吸收化解。白术和茯苓搭配,健脾之能更强,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路。

最后,我们看到了甘草。它一方面调和诸药,一方面和桂枝搭配,辛甘化阳,增强温阳化湿之效,一方面和白术搭配,增强健脾益中之能。可见,它在这里也是很关键的。

就这样,四味药,配伍精简,面面俱到,将痰饮的问题化解掉。

看官,这才是温化痰湿的千古良方。它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明得多。我们称之为千古第一方,一来是因为它出现的年代太早,迄今多年,二来是因为药性平和稳妥,三来是因为效果好而用途广泛。列位看官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以求万全,随症加减。

好了,一篇短文,难以说尽这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好处。列位看官如果有补充和高论,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小编今日推荐

峨菁手作茶,峨眉山优茶生活的分享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